導論
二十世紀哲學的關鍵人物馬丁·海德格爾,以其劃時代的著作《存在與時間》奠定了存在現象學的基礎1。該書的核心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對後來的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藝術性設計作為一種有目的且多面向的實踐,形塑著我們的物質與視覺世界3。它涵蓋了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建築設計等多種形式。本報告旨在探討《存在與時間》的本體論探究與藝術性設計的實踐和表達之間的複雜關係。報告的目標是闡明海德格爾哲學思想如何與設計領域產生共鳴,影響其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報告將首先闡述《存在與時間》的關鍵概念,隨後概述藝術性設計的原則和範疇。接著,報告將檢視學術文獻中對兩者關係的詮釋,分析具體藝術作品和設計案例,並探討設計理論家和藝術家如何運用海德格爾的哲學觀點。最後,報告將比較不同的觀點,反思藝術性設計在呈現人類存在、時間體驗和本真狀態方面的潛力,並探討針對海德格爾對藝術和設計領域影響的批判性討論。
海德格爾的著作,儘管其哲學本質抽象深奧,卻對眾多應用領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這表明其對人類存在的基本本體論問題與實際的人類關切之間存在深刻的共鳴5。這些領域包括神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文學批評、政治學、策略管理和認知科學。這種廣泛的影響力暗示著海德格爾對人類存在及其在世界中的存在的分析,觸及了不同學科中與人類經驗及其表現形式相關的基本方面。設計的行為本身,其專注於創造有目的的物品和環境,隱含地涉及了關於人類存在以及我們與世界關係的問題,這使得透過海德格爾的視角進行哲學探索具有潛在的價值。設計,顧名思義,旨在塑造我們與世界的互動並滿足特定的需求或慾望。這本質上涉及了關於人類、其價值觀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假設。海德格爾的哲學直接探討了人類存在的這些基本方面,為檢視設計實踐的潛在假設和影響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
解讀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
此在與在世存有
海德格爾將「此在」(Dasein)一詞用於指稱人類存有,強調對我們這種存有方式的探究,而非人類學、心理學或生物學的研究5。「此在」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具有理解自身存在的獨特能力。這並非僅僅是對人類的科學研究,而是對我們存在本質的哲學探討。海德格爾並未排除其他非人類存有也可能具有這種存有方式的可能性。與笛卡爾將人視為與客觀世界分離的主觀觀察者的觀點不同,《存在與時間》強調主體和客體是不可分割的1。海德格爾引入了「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這一術語,旨在體現「活生生的存有」及其「在那裡存在」和「在世界中存在」的活動1。此在的「在世存有」是一種統一的現象,而非偶然的、附加式的組合1。世界被定義為「一個事實性的此在作為這樣的『生活』在其中的東西」,是人類活動的有組織的場所整體,與笛卡爾的主客體區分形成對比5。此在的空間性由可用性的差異所構成,而此在的空間性或「存在性的空間性」則透過關切和照料產生,根據重要性的差異組織空間5。與他人的共存是存在的基本面向,塑造著我們的自我理解和我們對世界的回應.5 世界的可理解性由社會共享的目標、規範、品味和標準所構成,稱為「常人」(das Man),導致日常存在中的「常人-自我」5。在世存有等同於對世界的熟悉,其特徵是情感性的「處於某種心境」、對各種可能性的「理解」以及作為可理解性表達的「言談」5。海德格爾使用「照料」(Sorge)一詞來指稱此在的基本結構,涵蓋了我們在世界中的參與、關切和計畫6。此在不僅發現自己身處世界之中,而且關心自己在世界中的存在6。事物本身就具有意義;意義並非存在的附加物,而是存在的定義6。換句話說,我們沉浸在意義之中,無法擺脫對自身生命的理解。作為此在,就是永遠在做某事並指向某事,就是作為一個不斷參與我們所關心任務的存有6。因此,此在的本質就是它的存在6。
時間性
海德格爾認為,所有人類的行動和經驗都具有時間結構,涉及對過去的「持存」和對未來的「期待」,這兩者都影響著現在5。將自己理解為一個自我,需要認識到跨越時間的同一性。海德格爾區分了不同層次的時間性,包括「時間性」(理解存在的條件)、「時間性」(此在的時間結構)、「世界時間」、「對時間的通常理解」以及「傳統的時間概念」5。他認為,世界時間和對時間的通常理解都源於此在的時間性5。本源的時間性並非一系列現在時刻的序列,而是一種朝向意義視野的迷狂式的超越5。此在透過期待未來、持存過去和參與現在來「時間化」5。由於此在是時間性的,它也能夠「歷史化」,從其社群繼承性情、技能、實踐和計畫5。海德格爾強調「時間性」是理解存在的首要條件,它並非僅僅是線性的、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時間,而是我們理解存在的根本方式5。此在總是已經存在於某種歷史和文化背景之中,這影響了此在的可能性1。這種「被拋」的狀態,即我們發現自己身處於特定的世界和時間之中,塑造了我們的存在1。與此相關的是「事實性」,指的是此在存在的「是其所是」以及「如何是其所是」,即我們出生的具體條件6。我們的現在和未來的可能性都深深植根於我們過去的經驗和歷史12。設計並非孤立地開始,而是始終與其自身的過去對話。設計並非從零開始,而是一個重新設計的過程,需要考慮現有的元素並在其基礎上發展12。因此,任何設計干預,尤其是在像全球糧食系統這樣的複雜系統中,都必須考慮到已經完成的工作和現有的事物,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方面。改變不能在不承認歷史、生產力、消費者期望、環境影響和其他現有因素的情況下引入。然而,這些元素也可以作為未來變革的基礎12。
本真性與非本真性
「本真性」(Authenticity,Eigentlichkeit)指的是此在能夠「在其本源的個別化中真正成為自身」的能力,與日常存在的順從性形成對比5。本真性涉及「在你的存在中選擇」或「實現你自己」,擁有自己的存在,而不是迷失在非本真性之中5。與此相對的是「非本真性」(Inauthenticity,Uneigentlichkeit),在此狀態下,此在迷失在匿名的「常人」之中,順應社會規範並避免真正的自我反思2。海德格爾認為,「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Sein zum Tode)是本真存在的一個基本面向,促使此在正視自身的有限性和其可能性的有限性1。本真性並非一種道德理想,而是此在面對自身有限性並承擔責任的存在方式13。它指向某種先驗結構,使一個敘事成為「我的」而非他人的,這透過諸如良心的刺痛和死亡等獨有的現象來體現13。在非本真性的日常存在中,此在往往沉溺於「常人」的閒言碎語和膚淺的當下13。本真性的時間性則是一種過去、現在和未來交織在一起的狀態,與非本真性中只關注當下表面的生活形成對比13。設計在促進或阻礙本真存在方面提出了倫理問題。設計能否促進或阻礙本真的存在方式?設計干預如何鼓勵自我反思和對自身存在的掌控,而不是順應社會壓力?海德格爾關於本真性和「常人-自我」的概念,為檢視設計對個人自主性和自我理解的潛在影響提供了一個批判性的視角。僅僅迎合膚淺潮流或促進盲目消費的設計,可能被視為助長了非本真性,而鼓勵有意識參與和個人意義建構的設計,則可能促進更本真的存在方式。
藝術性設計的範疇
目標與原則
藝術性設計是一種旨在透過視覺和功能元素傳達訊息、解決問題並達成特定目標的學科4。與藝術不同,設計必須具有目的性,這種功能性透過確保圖像具有視覺中心或焦點來視覺化地呈現3。設計的核心原則包括強調、平衡與對齊、對比、重複、比例、動態和留白3。強調指的是設計的焦點以及每個元素在設計中的重要性順序3。平衡是指在構圖中有效分配視覺重量,可以是對稱的或非對稱的3。對比透過在元素之間創造空間和差異,使設計更引人注目3。重複使用某些設計元素(如字體或顏色)可以統一和加強設計3。比例是指構圖中元素的可視大小和重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3。動態控制構圖中的元素,引導觀者的目光從一個元素到另一個元素,有效地傳達資訊3。留白(也稱為負空間)是指構圖中元素周圍的空白區域,它創造層次結構、組織性並使設計具有呼吸空間3。這些原則是指導方針,但一些優秀的設計可能會故意打破其中一個或多個原則,以創造獨特且有影響力的效果3。
設計中對「目的」的強調可以與海德格爾的「器具」(Zeug)概念聯繫起來,後者透過其在工具和任務網絡中的效用和「為了…而存在」來定義20。設計和海德格爾的器具概念都從根本上關注功能以及物品如何融入人類實踐。設計旨在創造服務特定目的的物品,而海德格爾對器具的分析則強調工具如何在使用的背景下被理解和體驗。這種聯繫表明,海德格爾的哲學可以為理解設計物品作為器具的本質及其在塑造我們的在世存有中的作用提供見解。設計原則專注於創造有效的溝通和美學吸引力,可以被視為塑造海德格爾意義上的「世界」的策略——此在存在和行動的有意義的背景。諸如強調、對比和動態等設計原則都是引導注意力並在視覺構圖中創造意義的技巧。這些原則有助於設計的物品或環境的整體可理解性和體驗,這與海德格爾將「世界」理解為此在的意義視野相一致。
多樣化的形式
藝術性設計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建築設計等多種形式。產品設計側重於創造實用、美觀且易於使用的產品,強調功能性和使用者體驗。視覺傳達設計則涉及透過圖像、排版和符號來傳達訊息和概念,涵蓋了平面設計、品牌設計、廣告等。建築設計則塑造了我們的建築環境,不僅關注建築物的功能和結構,也重視其空間體驗和與周圍環境的關係。設計原則在這些不同的形式中都是適用的,儘管在具體的背景下會有不同的考量。例如,互動設計和時尚設計等其他潛在形式進一步說明了該領域的廣度。互動設計著重於創造使用者與數位產品和系統之間有效且愉悅的互動,而時尚設計則涉及服裝和配飾的美學和功能設計。
哲學的共鳴:《存在與時間》在藝術性設計領域
學術詮釋
學者們廣泛地運用海德格爾的概念來分析和批判設計實踐23。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已被應用於理解使用者經驗和互動設計24。此外,海德格爾的思想也被用於重新思考資訊系統和其他設計背景下人工製品的角色26。學者們探討了海德格爾的「在世存有」如何挑戰將使用者與設計物件或環境分離的設計方法,這表明需要對使用者與人工製品的關係進行更全面的理解23。海德格爾的「時間性」概念強調了在設計中考慮時間維度的重要性,包括使用者過去的經驗、當前的互動以及與設計的人工製品或系統相關的未來預期12。設計中對創造有意義且功能性的物件的強調,與海德格爾對「器具」的分析產生共鳴20。設計中「本真性」(就材料使用、使用者體驗或文化相關性而言)的原則,可能與海德格爾的本真存在概念相關27。
海德格爾哲學在人機互動和資訊系統等不同設計領域的應用,表明其概念為理解人與科技的介面以及設計的人工製品在塑造我們與數位和物理環境的互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框架24。這些研究強調了海德格爾關於「在世存有」和「器具」的思想如何被用於分析使用者與科技的互動,強調了背景、熟悉度以及科技與日常實踐的整體融合的重要性。這表明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可以提供對設計的體驗方面的更深理解,超越了單純的功能性。海德格爾的「器具故障」概念可能為設計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20。當設計的物件未能實現其目的時,它會以「現成存在」的狀態變得更加可見,從而可能揭示其存在的更深層次以及其在更大系統中的作用。這可以為可修復性、維護以及使用者與物件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發展的關係提供設計資訊。海德格爾認為,我們通常只有在器具發生故障時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20。工具順暢運作的中斷可以將其底層結構及其在其他工具和實踐網絡中的嵌入性帶到前台。將此應用於設計表明,研究故障或損壞的時刻可以為使用者對設計物件的理解以及潛在的改進或重新設計領域提供寶貴的見解。
概念上的共通之處
海德格爾的「在世存有」與設計對情境和使用者環境的關注之間存在著相似之處。設計不僅僅是創造獨立的物件,而是要考慮這些物件如何在特定的環境中被使用和體驗。海德格爾強調人與世界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這與設計中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相呼應。海德格爾的「時間性」與設計對使用者旅程、產品生命週期以及意義隨著時間演變的考量之間存在聯繫12。設計並非靜態的創造,而是在時間的流動中存在和被體驗的。設計師需要考慮產品的長期使用、使用者需求的變化以及產品在不同時間點所承載的意義。設計對創造有意義且功能性的物件的強調,與海德格爾對「器具」的分析產生共鳴20。設計的目標是創造具有特定用途並能融入使用者生活和實踐的物品。海德格爾對器具的分析強調了工具的實用性以及它們在我們與世界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設計原則中的「本真性」(就材料使用、使用者體驗或文化相關性而言)可能與海德格爾的本真存在概念相關27。設計可以追求材料的真實性、使用者體驗的真誠性以及與特定文化或歷史背景的相關性,這與海德格爾關於不迷失於非本真狀態,而是擁有自身存在的思想相一致。
案例研究:海德格爾思想在藝術與設計中的體現
藝術作品與存在
海德格爾本人對梵谷的《一雙鞋》的分析,揭示了器具的「器具性」以及農民的世界20。儘管可能存在事實上的不準確之處,但海德格爾對梵谷鞋子的詮釋,有力地說明了藝術如何透過日常物件揭示人類存在及其與世界關係的更深層次,往往是看不見的面向。這表明設計分析可以從類似的現象學方法中受益,側重於生活經驗和設計的人工製品所開啟的「世界」。即使畫中的鞋子是梵谷自己的,海德格爾的分析也強調了藝術作品如何超越單純的再現,喚起一種生活經驗、勞動以及與土地聯繫的感覺。這種對藝術揭示力量的強調,尤其是在與日常物件相關的方面,可以啟發設計師和設計理論家超越設計的功能性方面,並考慮其闡明更深層次人類關切的潛力。法蘭西斯·培根等藝術家的作品,也曾透過海德格爾哲學的視角進行詮釋,特別是關於存在和疏離的主題39。雕塑,正如在海德格爾思想的背景下所討論的那樣,可以揭示「世界性、空間性、具身性和時間性」的各個方面40。安德魯·米切爾的著作《海德格爾與雕塑家們》闡述了雕塑作品如何能夠開啟海德格爾關於世界性、空間性、具身性和時間性的哲學見解。
設計與時間性
建築設計旨在創造植根於歷史和傳統的場所感,這可能反映了海德格爾的「居住」概念以及過去與現在的相互聯繫41。彼得·卒姆托等建築師的作品強調空間的體驗方面,從海德格爾的現象學中汲取靈感41。卒姆托在《思考建築》中廣泛地闡述了空間的體驗面向,受到海德格爾現象學概念的啟發。他談到了瑞士瓦爾斯溫泉浴場項目,著重於其感官特質以及如何展現周圍環境的物質性,以豐富感官體驗。產品設計考慮了使用者與物件的長期關係、物件的老化以及其隨著時間推移而演變的潛在意義12。互動裝置或數位體驗可以與使用者的時間感、記憶和預期產生互動。設計有潛力積極地塑造我們對時間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反映它8。介面、產品和環境的設計可以影響我們對持續時間、節奏以及我們與過去和未來聯繫的感知,突顯了設計師在調節我們時間性存在方面的作用。海德格爾的時間性概念強調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塑造我們存在中的動態相互作用。設計,透過創造我們隨著時間推移而互動的人工製品和系統,可以強化線性、碎片化的時間體驗,也可以培養更整合和有意義的時間感。例如,鼓勵反思過去互動或預期未來可能性的設計可以加深我們的時間意識。
設計中的本真性
一些設計優先考慮真實的人際聯繫和互動,而不是科技中介的體驗27。例如,「慢文化運動」重視傳統的、非自動化的體驗,這與海德格爾對科技可能因優先考慮效率和工具性而疏遠我們本真存在的批判相符27。手工製作或材料真實的設計,傳達了一種與大量生產或表面風格化的物件形成對比的本真感28。設計可以透過鼓勵個人表達和抵抗從眾壓力來應對「常人-自我」2。藝術性設計可以作為探索和潛在促進日益科技中介世界中本真存在方式的有力工具2。透過有意識地處理自我反思、真誠聯繫和有意識參與等主題,設計可以為非本真的「常人-自我」提供替代方案,並鼓勵更具意義和自主的存在。在科技往往鼓勵分心和膚淺參與的世界中,優先考慮人際聯繫、情感深度和個人表達的設計可以作為一種反作用力,促使使用者面對自己的存在並對他們想要如何存在做出有意識的選擇。這涉及設計鼓勵反思、同理心以及超越單純功能或短暫趨勢的目標感的體驗。
理論家與實踐者:與海德格爾哲學的對話
設計理論家
許多設計理論家,尤其是在人機互動(HCI)和建築理論領域,都曾採用或批判海德格爾的思想24。海德格爾關於「手邊存在」(ready-to-hand)和「眼前存在」(present-at-hand)的概念,已被用於分析使用者與科技的互動,強調從無縫使用到科技出現問題時的有意識感知之間的轉變24。這有助於設計師考慮使用者的生活經驗以及科技如何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建築師如彼得·卒姆托受到海德格爾現象學的啟發,著重於空間的體驗面向和建築環境的物質性41。這表明建築理論和實踐的一個趨勢是考慮居住的本體論維度,以及設計如何促進更有意義和真實的人類場所體驗。一些理論家,如溫格羅德和弗洛雷斯,率先在人機互動領域呼籲關注海德格爾的現象學24。他們強調,理解人類與科技的互動需要超越單純的科學方法,轉向對人們在世界中的實際活動的關注。海德格爾的哲學為理解人與科技之間的複雜關係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視角,超越了單純的功能或技術考量,轉而探索互動的體驗和本體論維度。
藝術家與設計師
一些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作品展現了與海德格爾概念的互動。例如,正如前面提到的,梵谷的《一雙鞋》被海德格爾本人用來闡述他的哲學觀點。其他藝術家,如法蘭西斯·培根,其作品也曾被從海德格爾哲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在建築領域,彼得·卒姆托的作品體現了對空間體驗的強調,這與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思想相契合41。卒姆托對建築的思考深受海德格爾關於「居住」、「建造」和「思考」之間關係的觀點影響。他的設計往往著重於材料的感官特質和使用者在空間中的體驗,試圖創造出具有深刻意義和場所感的建築。在設計領域,海德格爾的思想啟發了許多設計師,他們試圖超越傳統的功能性和美學考量,創造出能與使用者產生更深層次共鳴的產品和環境。這可能包括注重材料的真實性、產品的生命週期以及設計如何促進使用者與周圍世界的更本真關係。
多樣的觀點:比較與對比詮釋
普遍認為海德格爾的哲學為理解設計物件和環境與人類經驗之間的深層次關係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框架。海德格爾的著作和藝術性設計都關注存在的本質、時間以及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海德格爾對主客體二元論的批判與設計中以使用者為中心和整體性的方法產生共鳴。然而,對於如何在設計背景下具體解釋和應用海德格爾的特定概念(例如,本真性、器具),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一些人強調海德格爾思想的抽象性,以及將其直接轉化為具體的設計方法所面臨的挑戰14。儘管普遍承認海德格爾對理解設計的價值,但他概念的具體解釋和應用卻大相徑庭1。這表明海德格爾與設計之間的關係並非單一的,而是一個複雜且不斷發展的對話,其中包含不同的視角和方法。將海德格爾的抽象哲學概念直接轉化為具體的設計方法所面臨的困難,是一個關鍵的分歧點14。這表明需要進一步努力彌合哲學理論與設計實踐之間的差距,可能涉及開發更具體的框架或工具,以將海德格爾的見解應用於設計挑戰。
藝術性設計的潛力:探索人類存在、時間與本真性
設計可以創造反映我們在世界中的嵌入以及我們與他人互動的環境和物件1。設計的空間和物件可以促進或阻礙我們與他人的「共在」感7。設計可以反映「世界的世俗性」——塑造我們存在的文化習俗和共享意義48。設計可以喚起歷史感、記憶或預期,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知12。流程、服務或介面的設計可以影響我們對時間的體驗,例如效率、流暢性或持續時間8。設計物件的物質老化可以反映時間的流逝以及我們與它們的時間關係。設計可以鼓勵自我反思、正念以及與自身和世界更深層次的聯繫2。設計在抵抗「常人-自我」的壓力並培養個人表達和自主性方面發揮作用2。設計可以促進合乎道德的消費以及與材料和生產過程更真實的關係27。
批判性論述:辯論與局限性
海德格爾對梵谷鞋子的詮釋及其對其美學理論的影響,一直存在學術爭議和批評36。藝術史學家邁耶·夏皮羅認為海德格爾錯誤地將鞋子歸為農婦所有,而實際上很可能是梵谷自己的。這一點引發了關於海德格爾現象學分析有效性的質疑。更廣泛地說,海德格爾的美學被批評為過於關注「偉大藝術」而忽略了其他形式51。此外,海德格爾潛在的政治偏見及其對藝術和文化哲學觀點的影響也受到了分析和批評50。海德格爾語言的抽象性和難以捉摸的本質,對設計實踐的直接應用造成了挑戰2。有人擔心海德格爾對「存在」的關注可能會掩蓋設計中的實際考量和倫理責任53。海德格爾分析的歷史和文化特殊性及其在當代全球化設計背景下的適用性也存在局限20。
圍繞海德格爾對梵谷鞋子的詮釋的持續辯論,突顯了將哲學概念應用於特定藝術作品的挑戰,以及主觀詮釋可能因歷史或事實證據而受到質疑的可能性。這表明,儘管海德格爾的框架可以提供深刻的見解,但其應用需要仔細考慮背景和潛在的偏見。海德格爾抽象且有時晦澀的哲學語言,對試圖在其實踐中直接應用其思想的設計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障礙。這表明需要中介學術研究,將海德格爾的複雜概念轉化為更易於理解和可操作的設計思維框架。
結論
總之,《存在與時間》的核心概念,如此在、在世存有、時間性和本真性,與藝術性設計的原則和實踐之間存在著複雜而深刻的關係。海德格爾的現象學為理解人類與設計物件和環境的關係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框架,強調了情境、時間和本真性的重要性。藝術性設計,透過其多樣化的形式,具有探索和呈現人類存在、時間體驗和本真狀態的獨特潛力。儘管海德格爾的哲學對設計領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但其應用也面臨著批評和局限性,特別是在其抽象的語言和有爭議的詮釋方面。然而,透過仔細而批判性的參與,海德格爾的思想可以繼續啟發設計理論家和實踐者,促使他們創造出不僅在功能和美學上令人滿意,而且在更深層次的本體論層面上與人類經驗產生共鳴的設計。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索將海德格爾的哲學見解轉化為更具體的設計方法和工具,從而彌合哲學理論與設計實踐之間的差距。
表 1: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核心概念及其與藝術性設計的潛在相關性
概念 | 海德格爾的定義 | 與藝術性設計的潛在相關性 | 支持的片段 ID |
此在 | 指稱人類存有,具有理解自身存在的獨特能力 | 設計以人為中心,旨在滿足人類需求和慾望,並塑造人類經驗 | 5 |
在世存有 | 人與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存在於有意義的活動情境中 | 設計需要考慮使用者所處的環境和情境,創造與之和諧共存的產品和空間 | 1 |
時間性 | 理解存在的首要條件,非線性時間,過去、現在和未來相互聯繫 | 設計需要考慮產品的生命週期、使用者與產品的時間關係以及產品在不同時間點所承載的意義 | 5 |
本真性 | 此在擁有自身存在,面對有限性並選擇自身可能性的能力 | 設計可以促進自我反思、真誠聯繫,抵抗從眾壓力,鼓勵更具意義和自主的存在 | 1 |
表 2:透過海德格爾視角詮釋的藝術作品與設計案例
類別 | 標題/描述 | 詮釋的海德格爾概念 | 來源/分析者 | 片段 ID |
藝術作品 | 梵谷《一雙鞋》 | 器具性、世界 | 海德格爾 | 20 |
藝術作品 | 法蘭西斯·培根畫作 | 存在、疏離 | 學術詮釋 | 39 |
建築設計 | 彼得·卒姆托作品 | 居住、現象學 | 學術分析 | 41 |
設計 | 手工藝品 | 本真性、與物質的關係 | 討論 | 28 |
設計 | 互動裝置 | 時間性、體驗 | 討論 |
Works cited
- Being and Time – Wikipedia,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ing_and_Time
-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Key Concepts and Critique – PHILO-note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philonotes.com/2023/04/heideggers-being-and-time-key-concepts-and-critique
- The 7 Principles of Design and How to Use Them | VistaPrint U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vistaprint.com/hub/principles-of-design
- Understanding the Elements of Art and Principles of Design – Background Remover,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removal.ai/elements-of-art-and-principles-of-design/
- Martin Heidegger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heidegger/
- Dasein and Being-in-the-world – Heidegger – Eternalised,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eternalisedofficial.com/2021/01/28/dasein-being-in-the-world/
- Dasein | Definition, Martin Heidegger, Being There, Being-In-The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Dasein
- Outline of Being and Time – Analytic Physic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analyticphysics.com/Philosophy/Outline%20of%20Being%20and%20Time.htm
-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 Interpretation of Dasein & Temporality – YouTube,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SXjEzZZt0
- Irfan Ajvazi Heidegger’s concept of time too is not limited to watch or calendar rather it is a – PhilArchive,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philarchive.org/archive/AJVHBA
-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in Film Theory Guide – Daisie Blog,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blog.daisie.com/heideggers-being-and-time-in-film-theory-guide/
- Food Systems, Design, Things: Reading Heidegger – Fabio Parasecoli,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fabioparasecoli.com/food-systems-design-things-reading-heidegger/
- Martin Heidegger’s theory of authenticity and temporality in “Being & Time” explained beautifully by a Harvard summa cum laude graduate. : r/philosophy – Reddit,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reddit.com/r/philosophy/comments/17g0aqo/martin_heideggers_theory_of_authenticity_and/
- Theory and the Everyday in Marti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 The Dooyeweerd Page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dooy.info/ext/hdg.rh.html
- The 7 Principles of Art and Design – DOM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domsindia.com/the-7-principles-of-art-and-design/
- Principles of Design – Introduction To Art – Boise State Pressbook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boisestate.pressbooks.pub/arthistory/chapter/principles/
- Design Principles – Introduction to Art Concepts – Achieving the Dream | OER Course Library,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library.achievingthedream.org/sacartappreciation/chapter/oer-1-8/
- Elements of Art/Design and Principles of Design/Organization | flyeschool.com,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flyeschool.com/content/elements-artdesign-and-principles-designorganization
-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Art (Or The Principles Of Design)? – Draw Paint Academy,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drawpaintacademy.com/principles-of-art/
- Equipment as Art, Art as Equipment: Notes on Film, Architecture, and Martin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Culture –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contempaesthetics.org/2023/03/12/equipment-as-art-art-as-equipment-notes-on-film-architecture-and-martin-heideggers-philosophy-of-culture/
- Equipment (Zeug) – Heidegger’s Fundamental Ontology,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grattoncourses.word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equipment-zeug.pdf
- Ways of Being of Equipment: A Heideggerian Enquiry into Design Proces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journals.christuniversity.in/index.php/tattva/article/download/1862/1548/3549
-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Design: Thoughts based on a Reading of Martin Heidegger’s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thestudioattheedgeoftheworld.com/uploads/4/7/4/0/47403357/1fryorigin-work_of_design.pdf
- Heidegger and Schön in Design Discourse – Managing My Impression,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tdbowman.com/2009/12/heidegger-and-schon-in-design-discourse/
- authentic.soe.ucsc.edu,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authentic.soe.ucsc.edu/philosophy-hci-workshop/papers/P21-Arvola.pdf
- (PDF) Rethinking the place of the artefact in IS using Heidegger’s analysis of equipment,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440576_Rethinking_the_place_of_the_artefact_in_IS_using_Heidegger’s_analysis_of_equipment
- Human Authenticity in Augmented Society – WhatIFpedia,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whatifpedia.org/article/Human%20Authenticity%20In%20Augmented%20Society
- The art of being human: Creativity’s role in the digital age | World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4/12/art-of-being-human-creativity-digital-age/
- Walter Benjamin: Art, Aura and Authenticity | Ceasefire Magazine,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ceasefiremagazine.co.uk/walter-benjamin-art-aura-authenticity/
- What Does Multiple Production of Artworks Teach Us About Authenticity and Germline Editing? – AMA Journal of Ethic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journalofethics.ama-assn.org/article/what-does-multiple-production-artworks-teach-us-about-authenticity-and-germline-editing/2019-12
- The Uniqueness of Human-Made Art and Design in the Age of AI – Artterra Art Gallery,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artterra.ca/blogs/news/the-uniqueness-of-human-made-art-and-design-in-the-age-of-ai
- The Philosophical Conundrum of AI Art and Human Existence – Ludo.ai,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ludo.ai/blog/philosophical-conundrum-ai-art-human-existence
- AI & the Future of Authenticity in Art – Articles by MagellanTV,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magellantv.com/articles/ai-and-the-future-of-authenticity-in-art
- AI and Creativity: The Future or the End of Artistic Authenticity? – Negative Five Venture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negativefive.vc/ai/ai-and-creativity-the-future-or-the-end-of-artistic-authenticity/
- Truth, Being and a Picture of Shoes: Heidegger on Art as the Truth of Being Setting Itself to Work – exordium,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exordiumuq.org/2022/11/11/truth-being-and-a-picture-of-shoes-heidegger-on-art-as-the-truth-of-being-setting-itself-to-work/
- Philosophy Weekend: Heidegger on Art – Literary Kick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litkicks.com/HeideggerOnArt/
- Difference between zeug and art(works) for Heidegger – Philosophy Stack Exchange,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philosophy.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0438/difference-between-zeug-and-artworks-for-heidegger
-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 Wikipedia,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Origin_of_the_Work_of_Art
- The Influences of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Beauty in Francis Bacon’s Paintings – Semantic Scholar,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25a6/49fc2589f95629a1df8d0182df3d3308cef2.pdf
- Heidegger Among The Sculptors By Andrew Mitchell – Society & Space,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societyandspace.org/articles/heidegger-among-the-sculptors-by-andrew-mitchell
- Book in Focus: Heidegger for Architects by Adam Sharr – RTF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re-thinkingthefuture.com/rtf-architectural-reviews/a4475-book-in-focus-heidegger-for-architects-by-adam-sharr/
- Learning from Heidegger: Phenomenology in Architecture The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kimiahonar.ir/article-1-1181-en.html
- Rethinking Dwelling: Heidegger and the Question of Place – Jeff Malpa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jeffmalpas.com/wp-content/uploads/Rethinking-Dwelling-Heidegger-and-the-Questi.pdf
- Anderson | Down to Earth: Martin Heidegger, Le Corbusier, and the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journal.eahn.org/article/id/7627/
- Exploring Materials Across Disciplines: Insights into Artistic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Potential – MDPI,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mdpi.com/2076-3417/15/8/4175
- AI vs. Human Creativity: Can Machines Truly Be Original? – Connective Web Design,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connectivewebdesign.com/blog/ai-vs-human-creativity
- 5.1. Applying Heidegger’s Philosophy to Design – Gerry Stahl’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gerrystahl.net/publications/dissertations/computer/d5.1.html
- Being and Time: An Interesting Book You Probably Shouldn’t Read – Scott H. Young,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scotthyoung.com/blog/2020/04/13/being-and-time/
- Heidegger, Art, and Postmodernity – 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ndpr.nd.edu/reviews/heidegger-art-and-postmodernity/
- Art Matters: 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The Origin of the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www.caareviews.org/reviews/1701
- Heidegger’s Aesthetic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heidegger-aesthetics/
- Black as the New Dissonance: Heidegger, Adorno, and Truth in the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mediationsjournal.org/articles/new-dissonance
- Heidegger and Postmodern Ethics – Haber’s Art Review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haberarts.com/heidnazi.htm
- The impact of Heideggerian Philosophy on a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 – ResearchGate,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7987555_The_impact_of_Heideggerian_Philosophy_on_art_and_psychological_well-being_A_social_psychological_examination
- Contemporary Rebuttals to Heidegger’s view of Nature and … – Reddit,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reddit.com/r/CriticalTheory/comments/1134m7h/contemporary_rebuttals_to_heideggers_view_of/
- The Limits of Heidegger’s Earth1 Warwick Mules Introduction Earth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monash.edu/__data/assets/pdf_file/0005/1669676/mules-30bio.pdf
- Download – PhilArchive,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philarchive.org/archive/OHAWIH
- jeffmalpas.com,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jeffmalpas.com/wp-content/uploads/Heidegger-Aalto-and-the-Limits-of-Design-Man.pdf
- What if Heidegger used Fountain instead of van Gogh’s Shoes to …,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www.toutfait.com/what-if-heidegger-used-fountain-instead-of-van-goghs-shoes-to-launch-the-origin-of-a-work-of-art/
- Martin Heidegger – Waste Effects, accessed April 12, 2025, https://narratingwaste.wordpress.com/tag/martin-heidegger/